2021年6月27日,党的百年华诞前夕,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包括着陆巡视器开伞和下降过程、“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声音及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火星全局环境感知图像、火星车车辙图像等。截至27日上午,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338天,地火距离3.6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42个火星日,累计行驶236米。环绕器和火星车工作状态良好,从火星向党和祖国报告平安,在建党百年之际传来遥远祝福。
后续,火星车将继续按计划开展移动、感知、科学探测,环绕器继续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中继通信,并开展环绕探测。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携带的开伞过程监视相机、落火状态监视相机、避障相机,记录了降落伞弹伞、开伞和抛伞,动力减速和避障等过程。
2021年5月22日,火星车成功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火星车前后避障相机,记录了驶离过程,录音装置获取了驶离过程声音数据。音频中包括火星车驱动机构加电开始移动、坡道行驶、驶上火星表面等过程现场声音。火星车驶离过程声音主要来源于驱动机构、车轮与坡道摩擦、车轮与地面摩擦。
2021年6月1日,火星车WIFI分离相机拍摄着陆平台与火星车合影,相机记录了火星车后退移动和原地转弯过程,这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根据WIFI相机视场、焦距等参数,工作人员规划了相机分离的位置和行驶路径,火星车行驶到分离点后,释放WIFI相机,后退至合影点,相机拍摄着陆平台与火星车正面合影,随后火星车进行转弯,侧身面对相机,拍摄着陆平台与火星车侧身合影。
2021年6月16日,火星车开展了全局环境感知,为后续阶段科学探测进行路径规划,并通过后避障相机,拍摄了火星车行驶的清晰车辙。
据了解,截止 2021年6月27日上午," 天问一号 " 环绕器在轨运行 338 天,地火距离 3.6 亿千米," 祝融号 " 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42 个火星日,累计行驶 236 米。后续将继续按计划开展移动、感知、科学探测,环绕器继续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中继通信,并开展环绕探测。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五载人飞船成功出征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个“家”大得连杨利伟都羡慕了!
近日有网友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篇课文名为《太空一日》,作者正是杨利伟。因教材是近几年新修订的,不少人都没学过。6月26日,文章被发到网上后,仅数小时转发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