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新闻网的报道:今天(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着陆点全景图,是火星车尚未驶离着陆平台时,由火星车桅杆上的导航地形相机,进行360°环拍,经过校正和镶嵌拼接而成。图像显示,着陆点附近地势平坦,远处可见火星地平线,石块丰度和尺寸与预期一致,表明着陆点自主选择和悬停避障实施效果良好。
火星地形地貌图,是火星车驶达火星表面后,由导航地形相机拍摄的第一幅地形地貌影像图。图像显示,近处表面较平坦,分布有大小不同的石块,边缘平滑、颜色较浅、呈半掩埋状,较远处有一环形坑,环形坑边缘分布有颜色较深、棱角分明的石块,更远处是几处沙丘。
据了解: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3年全面启动论证,2016年1月批准立项。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于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历经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等阶段,工程任务按计划顺利开展,截至6月11日,环绕器在中继轨道运行状态良好,“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已工作28个火星日。
除了祝融号火星车好消息之外,我国的北京三号卫星也迎来新消息。据了解:北京时间2021年6月11日11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海丝二号、仰望一号和太空试验1号天健卫星等3颗小卫星。
北京三号卫星是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商业遥感卫星项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究,主要用于满足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城市精细管理、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卫星数据需求,提高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供给能力。
搭载发射的海丝二号主要为厦门大学用于近岸浅海生态环境观测研究;仰望一号卫星主要为深圳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小行星资源探测研究;太空试验1号天健卫星主要为航天工程大学用于在轨服务相关教学训练。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3次飞行。